首页 > 宏观经济 > 运行数据 > 国内数据 > 1999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形势分析

1999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形势分析

来源: 我要评论
一、上半年投资概况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波动状态。一季度在国家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影响下,投资有一定增长;而进入二季度投资增长逐月有所放缓。投资增幅波动下降。2-6月份,国有单位各月投资增长分别为28.3%(1-2月累计)、19%、11.3%、16.4%和9.5%,基本上呈下降趋势。投资增幅的下降,无疑给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困难。从目前情况看,投资增幅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力衰减。财政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拉动与促进完成961.9亿元,仅增长3.2%,个体经济投资完成1328.7亿元,仅增长7.5%,而同期国有单位投资完成6686亿元,增长15.1%。这说明民间投资还比较低迷,增长相对乏力。投资结构变动。第一,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滞后,今年以来,更新改造投资几乎没有实现增长,这说明现有企业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提高质量方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第二,在资金来源方面,政策直接投入的资金规模明显扩大而利用外资和自筹投资增长相对不足。企业事业单位自筹投资上半年只同比增长7.7%,表明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扩张预期没有大的改变。第三,在行业结构方面呈现第一、三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停滞下降的局面。新开工项目增长幅度减缓。上半年累计,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3071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693个,增长5.8%,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5%下降1.5个百分点。总的看来,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增长以及资金额增长都低于一季度的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销售情况良好。上半年累计,全社会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7%,高于全部投资增幅8.2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情况较好,一季度售出的商品房面积同比增长10.4%,售出面积为竣工面积的87.9%。二、当前投资问题分析投资增速是否正常。从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方面考虑,1998年以来的投资增长水平并不低。投资对GDP的弹性,投资率都超过了1999年的水平,今年上半年这种超越程度更大。但从启动经济的效果来看,此次投资扩张显然没有1992年投资扩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原因首先在于市场供求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国外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振,需要投资以更大的力度支持经济增长。但实际情况却是投资增幅逐月下降,这与政府意愿有一定距离,也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差异。投资与工业发展。在上半年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9.1%,其中工业增长9.4%,第三产业增长6.8%。工业增长乏力使国民经济增速从1993年高峰期的13.5%,下降到1998年的7.8%,增幅下降5.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速从4.7%下降到3.5%;第二产业增速从19.9%下降到9.2%;其中,工业增速从20.1%下8.9,增幅下降1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从10.7%下降到7.6%,增幅下降3.1个百分点。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993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到1998年下降到37.4%,下降了11个百分点。历史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基本依赖于工业的高速增长;当工业增幅下降,对经济贡献率回落时,经济增长幅度也随之下降。工业增幅和工业对经济的贡献下降是与近年来工业投资下降密切相关的。以1997-1999年上半年国有工业投资发展情况看,工业投资分别增长5.1%、5.7%和3.1%,而同期全部投资分别增长13.8%、13.8%和15.1%。因此工业投资占国有企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5%、39%和33.1%。三年中同期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是与工业产出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下降直接相关的。投资与第三产业发展。1992年以来,投资扩张是以基础设施大发展为主线的。1995-1997年第三产业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56.5%上升到58.5%,年均达到57.3%,大大高于一三产业投资比重。但是,第三产业的高投资增长以及高投资比重并未带来第三产业产出的相同变化。原因有两点:第一,90年代以来的基础设施高投入并未带来高产出,这与基础设施是高投入、长周期、低产出的行业特征有关;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上升期贡献并不大,也就是说,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的回升是不现实的。一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或主导性作用,不仅体现在自身增长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度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上,即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上。从目前来看,我们投资的产业选择还存在一定问题,不适应促进经济上升的要求。投资与税收。扩大财政投资和财政减免税是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两个基本方式。扩大财政投资对促进短期需求见效更快,但效果是否显著还要看乘数的大小,看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现在看来,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财政投资的乘数作用并不大。与财政直接投资相比,财政减免税对投资增长更具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有利于企业投资的扩张,这能起到财政直接投资起不到的作用。毕竟财政直接投资十分有限,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很小,1998年以来财政预算内投资的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但今年上半年预算内投资也只占全民投资的5.9%。目前,对于运用税收杠杆刺激投资增长可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允许企业加速折旧。加速折旧 可以增加企业清偿能力,从而鼓励企业投资,还可以鼓励企业从事原本不敢从事的较高风险的项目投资;第二,企业再投资的税收减免。这种方式有利于鼓励企业扩大经营。第三,投资补贴。用财政贴息的方式促进国家鼓励的产业部门的投资,这会使相关行业在资本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产生利润,从而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第四,对诸如更多雇用失业、下岗职工,利用本国生产的原材料生产或是到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鼓励,这种鼓励可以包括免税期、免税额或直接的投资补贴。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继续加大财政扩张力度,但扩张方式应从单纯扩大财政直接投资,转为通过税收补贴形式为社会投资发展提供条件;促进工业部门投资的增长,鼓励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工业资本存量调整和增量扩大,允许其他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投资、参股、控股;基础设施投资 应考虑与国力相适应,与其他产业发展相适应,要讲求短期、长远效益,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