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 运行数据 > 国内数据 > 2010年1-12月份无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2010年1-12月份无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无锡市统计局 我要评论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8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上年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55.7:4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2010年投资和消费规模不断增大,扩内需成效明显,外贸出口增速快速回升,“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力趋于协调。

投资高平台上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上下以有效投资作为促进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的途径,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接近3000亿,达到2985.65亿元,增长25.1%,增幅始终保持在20%以上。其中,国有投资增速领先,完成投资910.50亿元,增长38.3%;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完成投资1585.87亿元,增长28.0%,增幅高于全社会投资2.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稳步提高,完成投资额1210.05亿元,增长15.0%,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额1757.93亿元,同比增长33.1%;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612.67亿元,增长32.2%,增幅高于全社会投资7.1个百分点。

消费意愿积极有效释放。2010年全市积极培育交通、通信、信息、旅游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直在17.0%以上运行,并呈现出逐月加快的特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深入推广,我市乡村居民消费热情提高,原有的潜在消费意愿得到释放,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571.45亿元,增长18.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7.63亿元,增长17.1%。

对外贸易呈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市上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全力以赴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外贸出口迅速回升。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出口362.72亿美元,增长39.5%;进口249.51亿美元,增长39.1%。进出口、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6.1%、1.4%和17.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快,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78.09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3.1个百分点。其中,对主要市场出口稳步增长,对美国、韩国、日本、香港、德国出口额分别增长34.2%、28.2%、36.4%、20.7%和46.4%。

二、优化转型不断升级

2010年全市上下不断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力度,促使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轨道。

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10年全市农业生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夏粮连续六年喜获丰收。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7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上升至53.9%。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171.01亿元,现价增长达到两位数,为12.0%。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运行。我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接近3000亿元,达到2951.35亿元,增长14.0%,增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增速领先,“三资”工业稳步增长。全年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9.0%;“三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6.7%。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家用洗衣机、显示器、数码照相机、油嘴油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产量分别增长103.5%、95.5%、53.1%、53.0%、41.8%和41.0%。

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服务外包、文化传媒、现代物流、金融业、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批零贸易业销售总额达到7157.10亿元,同比增长27.1%。航空旅客吞吐量为253.49万人,同比增长14.3%,航空货邮吞吐量为5.71万吨,同比增长21.5%。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大,服务业完成投资1757.93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金融业、居民服务和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7.3%、90.6%、63.5%和45.0%。

三、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向好,带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最低工资大幅上调,社会保障力度加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向好。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5.03%,同比上升16.68个百分点。企业盈利增速冲高回调,但仍保持较高增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91.63亿元,增长32.6%;实现利税1163.53亿元,增长27.7%。

财政收入增幅逐步趋稳。全年我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579.85亿元,同比增长4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11.89亿元,同比增长23.1%。2010年以来,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四大主体税种稳定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分别增长48.9%、34.3%和22.8%。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全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2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持平稳增长,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09.44亿元,同比增长13.8%。

四、重点领域不断推进

2010年全市以“新兴产业培育年”推进为有效抓手,大力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自主创新,努力构筑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数比重达到20.4%;专利申请量达到32690件,专利授权量2644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8.0%和182.4%。

新兴产业发展快速。全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103.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16.9%、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35.6%、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26.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4.8%、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5.0%、微电子产业增长16.7%、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44.6%、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30.5%。

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我市经济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要求,不断加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发展副中心城市,以七区一体为核心、江阴和宜兴两个副中心城市为两翼,相互联动,竞相发展,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10年市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江阴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和13.1个百分点;宜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到位注册外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0.3个、5.5个、0.4个、31.4个、5.7个和5.8个百分点。

五、运行环境不断改善

2010年全市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调控市场物价,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社会保障统筹推进。

财政支出结构良好。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8.47亿元,增长15.5%。民生社会事业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科学技术、农业、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支出增幅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平均水平。

信贷投放结构优化。截至2010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487.13亿元,同比增长18.5%。制造业贷款增长较快,全年新增394.08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31.8%。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2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284.63亿元,比年初增加690.56亿元,同比增长26.6%,增幅比贷款总额增幅高8.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73.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强化市场价格控制。2010年市委市政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管,出台稳定物价的12条实施意见,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2369万元。2010年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3.4,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出“六升一降一平”格局,上涨的六大类中食品类指数上涨7.3%,烟酒及用品指数上涨1.2%,衣着类指数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指数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指数上涨0.3%,居住类指数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下降0.7%。交通和通讯类持平。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56%,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数稳步上升,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同比增长13.3%;扶持自主创业1万人,实现带动就业6.45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87%,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92.8%。

总的来看,2010年我市经济运行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初步成效,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相互协调的良好局面。但一些自身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无锡市统计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