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 运行数据 > 国内数据 > 衡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衡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来源:衡阳统计信息网 作者:奉红英我要评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是衡量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切实了解衡阳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对发展经济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交通运输部门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为衡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一、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网络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时机,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市2008年-2010年交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2.97亿元,年均增长26.7%。

1、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一是公路里程快速增加,等级公路不断升级。到2010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82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109公里,分别比2007年增长11.3%和104.2 %,全市干线公路里程1104公里,完成省新改建项目5个,新增二级公路85.1公里,三级公路15.32公里。2010年,在建项目7个,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里程为301公里。

二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全市2008年-2010年高速完成投资106.8亿元。全市高速公路“三纵四横一环”中的“两纵两横”基本形成。到2010年底,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49公里,目前,在全省高速里程排位第一。2010年,在建项目4个269.7公里,分别为潭衡西、衡邵、南岳和衡桂高速,计划开工建设娄衡调整公路主体里程83.8公里。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2008-2010年全市共完成农村投资总额14.3亿元。截止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6125公里。水路(油)铺装率达73.2%。其中通乡公路622公里,通达工程1185公里,通畅工程9016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47座/3708.6延米,农林公路渡口改桥18座/2056延米,码头改造19处,比2007年增加165个行政村通公路,3个乡镇和2640个行政村通水泥公路。2010年,全市全建通乡公路90公里,通畅里程56个村1406公里,危桥改造36座,渡口改桥5座,码头改造10座。

2、水路运输建设加快,信息网络服务水平提高

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全市5公里以上的河流393条,51公里以上的河流长度8355公里,通航航道8条(段),段道总里程769公里,其中等级航道526公里,千吨级航道127公里,1个件杂泊位,完成朱亭至大源渡54公里航道的太阳能灯塔航标的改造,完成衡阳境内湘江116公里航道所有标志GPS遥控遥测系统的配设。2010年,开工建设衡阳港松木港区一期工程和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全市拥有各类客运、货运航舶190艘和950艘,其中千吨级货运航舶31艘。全市水路货物动力达170载重吨。市海事局建立了省、市视频信息系统和省、市、 县海事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开发海事信息短信发布平台用于宣传和预警。

3、铁路运输为世界一流发展水平

全市境内营业里程达383公里,其中,世界一流的时速最快的(350公里/小时)武广高铁全市境内里程达到138公里,于2009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到达长沙只需半个小时,到广洲、武汉仅需1.5个小时。据统计,2010年高铁旅客运输量达到19.82万人。2008年开工建设湘桂复线(湘桂线扩能)、衡茶吉铁路(井冈山至衡阳段)投资67.5亿元,通车里程139公里,预计2012年底通车。铁路的大发展,解决了衡阳交通的颈瓶,为拉动衡阳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民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运输装备不断优化升级

到2010年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57.56万辆,2008-2011年平均增速达16.08 %,2010年汽车保有量16.85万辆,三年平均增长22.25%,载客、货汽车分别为10.84万辆和4.78万辆,三年平均增长27.58 %和10.54%。2010年末营运客、货车辆分别为1.01万辆和4.52万辆,其中省、市、县际班线客车0.23万辆,中高级客车0.25万辆,普通货车2.91万辆,大中型货车1.47万辆,安装GPS设备0.16万辆。拥有各类船舶0.16万艘,千吨级货运船舶达36艘,运力达3.2万载重吨。

(三)城市交通发展进一步规范完善。到2010年底,全市共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257辆,出租汽车2297辆。全市城区开通线路54条,比2007年末增加8条线路,为城市居民出行带来更大实惠和便捷。

二、对比分析

(一)交通运输业生产在全省占比较低,增速较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

一是客、货运换算周转量占全省比重偏低,增速发展过缓。全省2008、2009、2010年客货换算周转量分别为1105.05亿吨、1566.80亿吨和1607.7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0.8%、10%和21.8%。而我市2008、2009、2010年客货换算周转量是80.60亿吨、162.44亿吨、184.9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1%、5%、24.9%,前两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分别占全省比7.28%、10.37%和11.51%。

二是与经济发展总量不相吻合。全市2008、2009、2010年全市GDP总量分别为1000.09亿元、1168.01亿元和142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4.7%和15.1%,而交通运输业2008、2009、2010年完成增加值是46.27亿元、50.86亿元和7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9%和16.7%,增速分别低于GDP6.6个百分点、9.8个百分点和高1.6个百分点。

三是货运量与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不匹配。2008、2009、2010年货运量增速分别低于工业总产值16.79个百分点、9.7个百分点和12.2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个百分点、11.6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详见以下表

指标

名称

计量

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公、水路货运量

万吨

12505.83

5.3

13490.65

7.3

15137.50

13.3

工业 总产值

亿元

1319.02

22.09

1543.22

17

2207.46

25.95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亿元

335.64

23.2

399.23

18.9

472.12

19.2

 

(二)客、货运周转量与兄弟地市(株洲、常德、岳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水路发展严重滞后,增速缓慢。全市2010年客、货周转量分别为195亿吨公里和80.0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6%和25.4%,其中,水路货物周转量为17.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65%。而株洲、岳阳、常德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5.17亿吨公里、45.71亿吨公里和74.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6.5%、51.45%和94.2%。仅与增速最慢的株洲相比,低14.85个百分点。

三、交通运输面临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速,民生需求整体上从生存型迈入发展型,产业结构进入加速调整期,公共需求进入加速扩展期,交通运输作为社会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 需求仍处于增长期

当前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20亿元,年增长达15.1%,人均GDP将突破3000美元,经济总体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经济发展步入良性的快速上升阶段。从交通发展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4000美元时,交通运输需求总量仍在快速增长,交通需求仍处于需求的旺盛期。一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货运需求剧增;二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资流动性显著提高;三是我市经济融入全省乃至全国化进程加快,社会生产资料运转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将对我市的交通运输将产生极大需求。

(二)建设正处于高峰期

从我市现状来看,交通建设正处于高峰期。省委省政府推进“3+5”城市群建设,交通必然先行,我市交通建设将迎来巨大机遇;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纵深推进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我市交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铁经济”、“临空经济”、“港口经济”建设需要交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打造“西南云大”经济圈,需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保有量,提升交通供给能力。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战略决策中,都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置于基础性、战略性的位置,“科学发展,交通先行”已深入人心。随着交通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市县两级发展交通合力将得到明显强化,各县市区你追我赶、大办交通的热情将进一步高涨,这为继续加快交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三)矛盾已进入凸显期近年来,土地岸线资源、能源及环境问题开始凸显,成为交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交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一样进入了矛盾凸显期。我市交通也已进入面临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交通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用地矛盾突出;交通能耗大幅度增长,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以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和能耗水平,能源供应无法满足未来交通发展需要;交通污染排放不断增加,环境问题突出;如果交通污染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将影响到省、市减排目标的实现。

四、发展交通运输业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城市交通网络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城市交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城乡界限模糊化,目前,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枢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有必要将城市交通作为综合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和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网络,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车辆,提高公交车辆密路,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通道。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尽管近几年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但还仍需努力,切实提高农村公路路面等级标准和通达能力,加大对边远地区建设和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网络体系,推动农村出行公交化,增开乡村(客)运站,逐步形成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速的城乡客运网络。

(三)加强现代物流业建设。衡阳是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交通发达,充分发挥衡阳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市配送、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物流服务,构建衡阳物流充分发挥湘南地处区位优势,构建衡阳物流经济圈;鼓励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和实现物流延伸服务,逐步建立快速高效、无缝衔接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大力降低全社会货物无效运输和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抵御危机的作用。

(四)加强水路建设。我市水路建设严重滞后,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水运占货运比重不到10%,严重影响水路发展,因此,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重点打造湘江高等级航道网,全力推进综合枢纽建设。

(五)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市场监管需进一步加强。严把建设市场准入把关、对运输市场非法营运屡禁不止和车辆超限超载要严格治理。二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客、货运服务质量,对客运路线的管理,车辆安全性检查,加强安全教育。三是提升道路运输能力。我市道路运输处于低水平过剩而高层次不足的现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道路运输行业发展。

(六)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在衡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科技人才,也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公路交通运输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有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加强经营理念、企业管理、计算机操作、网络及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理论、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建立严格的上下岗制度;二是鼓励高校、各类成人教育以及中专和职业高中设置相关专业,为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提供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人才;三是采用委培、代培、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急需的人才;四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引进各种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衡阳统计信息网 奉红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