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综述 1
第一节 再制造产业界定 1
一、再制造基本内涵 1
二、再制造与维修的区别 1
三、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位置 1
第二节 发展再制造产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分析 3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3
二、顺应资源日益稀缺的世界环境的必然要求 5
三、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7
第三节 再制造逆向物流分析 8
一、再制造逆向物流概述 8
1、再制造逆向物流内涵 8
2、再制造逆向物流特点 8
二、再制造逆向物流主要环节剖析 9
三、再制造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10
四、提高再制造逆向物流水平的对策 11
第四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4
一、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4
1、已出台政策解读 14
2、《2020-202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16
3、《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4
5、《中国制造》 49
6、未来政策趋势预判 74
二、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75
1、国内经济现状与趋势分析 75
2、经济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81
三、产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82
1、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82
2、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84
3、国家政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86
四、产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88
1、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88
2、行业专利公开数分析 88
3、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88
4、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88
五、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89
第二章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93
第一节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3
一、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93
二、国外再制造产业制度 94
三、国外典型国家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96
1、美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96
2、日本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96
3、欧洲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98
四、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分析 98
第二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00
一、产业发展概况 100
1、产业发展阶段 100
2、产业生命周期 101
3、产业试点情况 103
4、重点发展领域 106
5、产业市场规模 107
二、产业集聚区分析 107
1、湖南浏阳再制造产业基地 107
2、重庆市九龙工业园区 109
3、集聚化是中国再制造产业趋势 112
三、再制造产业的国内外合作情况 112
1、国内外科研合作 112
2、国内外交流平台合作 113
3、国内外技术合作 113
4、国内外学术合作 113
第三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14
一、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 114
二、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 114
三、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 115
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第三章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116
第一节 汽车再制造概述 116
一、汽车再制造内涵 116
二、汽车再制造范畴 116
三、汽车再制造效益 117
第二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现状 118
一、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18
1、汽车产销量 118
2、汽车保有量 118
二、汽车再制造政策与标准 118
1、《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118
2、《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政策》 126
3、《关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128
4、《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 131
5、《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 134
6、《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135
7、汽车再制造相关技术标准 141
三、汽车再制造产业现状 141
1、汽车再制造市场规模 141
2、汽车再制造市场结构 142
3、汽车再制造投资情况 142
四、主要零部件再制造现状 144
1、发动机再制造 144
2、变速箱再制造 145
3、发电机再制造 145
4、起动机再制造 147
5、转向器再制造 149
第三节 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分析 149
一、中国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现状 149
二、国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51
1、美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51
2、日本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51
3、德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特点 151
三、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 151
1、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 151
2、国内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比较 152
四、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153
1、国外再制造物流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153
2、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 154
第四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156
一、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156
1、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156
2、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157
(1)依法推进产业发展 157
(2)有效的政策机制 157
(3)全员参与 157
二、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158
1、“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 158
(1)政府引导 158
(2)技术支撑 158
(3)试点示范 158
(4)市场主导 158
(5)公众参与 159
2、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159
(1)构建生态园区管理信息系统 159
(2)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 159
3、技术推动发展模式 160
(1)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 160
(2)建立公共技术平台 160
(3)完善再制造技术创新体系 160
第五节 促进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 161
一、产业发展实施步骤 161
二、促进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61
第六节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62
一、汽车再制造产业驱动因素 162
1、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162
2、我国报废汽车数量规模可观 163
3、汽车备件需求数量潜力巨大 163
二、汽车再制造产业制约因素 163
1、消费观念障碍 163
2、技术水平不高 163
3、政策不够健全 164
4、获取原材料困难 164
三、汽车再制造产业规模预测 165
第一节 工程机械再制造概述 167
一、工程机械再制造内涵 167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流程 167
第二节 国外工程机械再制造经验借鉴 169
一、国外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概况 169
二、美国卡特彼勒再制造经验借鉴 169
1、卡特彼勒公司简介 169
2、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现状 170
3、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模式 171
4、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发展经验 172
第三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可行性分析 173
一、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73
1、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173
(1)行业市场规模 173
(2)行业产品产销量 174
(3)行业产品保有量 175
2、工程机械向低碳经济转型 175
3、政策支持工程机械再制造 175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必要性分析 176
三、工程机械再制造可行性分析 177
1、技术可行性分析 177
2、市场可行性分析 177
3、再制造经济效益 178
第四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案例分析 178
一、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动向 178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三种企业类型 183
1、成立专门的再制造公司 183
2、混线再制造公司 183
3、大修工厂 183
三、领先企业工程机械再制造实力 184
1、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84
2、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 185
3、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85
4、湖南三一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 186
第五节 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 187
一、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 187
1、企业竞争力和开拓能力提升 187
2、多元化市场供求催生再制造 188
3、80%的工程机械达到大修期 188
二、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面临的威胁 189
1、产业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 189
2、再制造技术能力亟须产业化 189
3、原材料来源渠道狭窄制约产业发展 189
三、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建议 190
第五章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191
第一节 机床再制造概述 191
一、机床再制造内涵 191
二、机床再制造范畴 191
三、机床再制造特征 192
四、机床再制造效益 194
第二节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现状 195
一、机床产业发展现状 195
1、机床产量规模 195
2、机床数控化率 196
3、机床保有量 196
二、机床再制造相关政策 197
三、机床再制造产业现状 198
1、机床再制造产业规模 198
2、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 198
3、再制造机床应用分析 200
四、中国机床再制造发展模式 201
第三节 机床再制造三大主体与案例分析 201
一、机床维修改造企业 201
1、主要企业 201
2、企业特点 202
3、案例分析 204
(1)武汉华中自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4
(2)北京圣蓝拓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204
(3)北京凯奇创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4
(4)武汉赛特曼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5
二、机床制造企业 205
1、主要企业 205
2、优势分析 205
3、案例分析 206
(1)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6
(2)重庆二机床 206
(3)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207
(4)唐山重型机床厂 207
三、数控系统制造企业 208
第四节 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208
一、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机遇 208
二、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障碍 210
三、机床再制造产业规模预测 211
第六章 中国其它领域再制造现状与潜力分析 213
第一节 船舶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13
一、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213
1、三大造船指标 213
(1)造船完工量 213
(2)新接订单数量 213
(3)手持订单数量 213
2、船舶拆解量 213
3、船舶保有量 213
二、船舶发展再制造意义 214
三、船舶再制造发展现状 216
四、船舶再制造发展潜力 217
第二节 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19
一、工业机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219
二、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发展现状 221
1、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总体状况 221
2、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试点企业情况 225
三、工业机电设备再制造发展潜力 227
第三节 矿采机械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27
一、矿采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227
二、矿采机械再制造发展现状 228
三、矿采机械再制造发展动力 237
第四节 铁路机车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37
一、铁路机车行业现状 237
1、铁路机车产量 237
2、铁路机车拥有量 237
二、车辆零部件可再制造性分析 240
1、主要失效形式分析 240
2、再制造基本工艺方案 242
三、铁路机车再制造关键技术 246
1、激光熔覆技术 246
2、激光表面强化技术 248
四、铁路机车再制造实施模式 252
1、行业模式探讨 252
2、具体实施模式 253
3、《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 254
五、铁路机车再制造发展潜力 254
第五节 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55
一、办公信息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255
1、办公信息设备产销情况 255
2、办公信息设备规模 256
3、办公信息设备年淘汰数量 256
二、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可行性分析 257
1、综合利用技术进展迅猛 257
2、资源循环利用在经济上有利可图 258
3、资源循环利用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 258
三、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59
1、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发展现状 259
2、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发展潜力 263
第六节 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现状与潜力 264
一、电器电子行业发展现状 264
1、电器电子产品产销量 264
2、电器电子产品保有量 265
3、电器电子年报废情况 265
二、废旧电器回收的必要性分析 266
1、行业自身特点 266
2、法律法规的要求 268
3、实施成果 268
三、国外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与借鉴 270
1、美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70
2、德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72
3、日本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74
4、韩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 276
四、中国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发展现状 277
1、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 277
2、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政策 280
3、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现状 281
4、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生模式的建立 282
五、中国电器电子产品再制造发展潜力 284
第七节 轮胎翻新市场现状与潜力 284
一、轮胎翻新概述 284
1、基本内涵 284
2、经济社会效益 285
3、相关扶持政策 286
二、轮胎行业发展现状 287
1、轮胎产量 287
2、废旧轮胎数量 288
三、轮胎翻新市场发展现状 288
1、轮胎翻新市场规模 288
2、轮胎翻新企业概况 288
3、轮胎翻新关键技术 289
四、轮胎翻新市场存在的问题 290
五、轮胎翻新市场发展潜力 291
第三部分 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 中国重点单位再制造能力与经营情况分析 293
第一节 汽车再制造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293
1、企业发展简况 293
2、再制造业务范围 294
3、再制造能力分析 295
4、销售渠道与网络 297
5、企业经营情况 297
6、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297
7、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98
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99
1、企业发展简况 299
2、再制造业务范围 299
3、企业生产能力 300
4、销售渠道与网络 300
5、企业经营情况 300
(1)产销能力分析 300
(2)运营能力分析 300
(3)发展能力分析 300
7、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01
三、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01
1、企业发展简况 301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02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02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02
5、销售渠道与网络 302
6、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03
7、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04
8、企业投资合作分析 304
9、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05
四、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05
1、企业发展简况 305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06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06
4、销售渠道与网络 306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07
五、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07
1、企业发展简况 307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07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07
4、销售渠道与网络 308
5、企业经营情况 308
(1)发展能力分析 308
(2)运营能力分析 308
6、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08
7、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310
第二节 工程机械再制造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310
一、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10
1、企业发展简况 310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11
3、再制造能力分析 311
4、企业经营情况 313
(1)主要经济指标 313
(2)盈利能力分析 313
(3)运营能力分析 314
(4)偿债能力分析 314
(5)发展能力分析 314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15
6、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315
二、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16
1、企业发展简况 316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16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17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17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17
三、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18
1、企业发展简况 318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18
3、再制造资质分析 319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19
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319
6、企业经营情况 319
(1)主要经济指标 319
(2)盈利能力分析 320
(3)运营能力分析 320
(4)偿债能力分析 320
(5)发展能力分析 321
7、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21
8、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322
9、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23
第三节 机床再制造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324
一、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24
1、企业发展简况 324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24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25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27
5、销售渠道与网络 327
6、企业经营情况 327
7、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28
二、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28
1、企业发展简况 328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29
3、再制造业务发展情况 329
4、销售渠道与网络 330
5、企业经营情况 330
6、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331
三、武汉华中自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31
1、企业发展简况 331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32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32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32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33
四、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33
1、企业发展简况 333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34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34
4、再制造业务业绩 335
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35
6、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35
7、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37
第四节 工业机电再制造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337
一、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37
1、企业发展简况 337
2、再制造业务情况 337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38
4、再制造业务成绩 338
5、企业经营情况 339
(1)经济指标分析 339
(2)盈利能力分析 339
(3)运营能力分析 340
(4)偿债能力分析 340
(5)发展能力分析 340
6、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41
7、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341
8、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41
二、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42
1、企业发展简况 342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42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42
4、企业投资情况 343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43
6、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43
三、沈阳大陆激光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44
1、企业发展简况 344
2、企业再制造业务范围 344
3、企业再制造技术实力 344
4、企业再制造能力分析 345
5、企业企业经营情况 346
第五节 矿采机械再制造重点企业分析 347
一、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47
1、企业发展简况 347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47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47
4、再制造能力分析 348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48
6、发展动向分析 349
二、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49
1、企业发展简况 349
2、再制造业务情况 350
3、销售渠道与网络 351
4、企业经营情况 351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52
三、新兴重工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52
1、企业发展简况 352
2、再制造业务情况 353
3、企业经营情况 353
4、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53
四、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54
1、企业发展简况 354
2、再制造业务范围 354
3、再制造技术实力 354
4、企业经营情况 354
5、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55
第六节 其它再制造领域重点企业分析 355
一、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55
1、企业发展简况 355
2、企业再制造业务情况 355
3、企业经营情况 356
4、企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58
二、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59
1、企业发展简况 359
2、企业再制造业务范围 359
3、企业再制造技术实力 359
4、企业经营情况 359
5、企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360
三、富美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60
1、企业发展简况 360
2、企业再制造业务范围 360
3、企业再制造技术实力 360
4、企业再制造能力分析 361
5、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361
6、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361
四、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61
1、企业发展简况 361
2、企业再制造业务范围 362
3、企业经营情况 362
4、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362
第七节 主要机构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63
一、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363
1、研究院发展简介 363
2、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63
二、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 364
1、院系发展简介 364
2、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65
三、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65
1、学院发展简介 365
2、制造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367
四、清华大学精仪系制造工程研究所 369
1、研究所发展简介 369
2、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69
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70
1、学院发展简介 370
2、再制造技术研究成果 371
六、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研究所 373
1、研究所发展简介 373
2、制造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374
第四部分 发展前景展望
第八章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建议 375
第一节 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375
一、产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375
1、国家政策热力推进再制造 375
2、需求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375
3、中国再制造技术进步显著 375
二、产业面临的阻力分析 376
1、对再制造缺乏足够的认识 376
2、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377
3、逆向物流体系的制约 378
三、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378
第二节 再制造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379
一、产业投资特点分析 379
1、高投入 379
2、高风险 379
3、高回报 379
二、产业投资环境评估 379
三、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381
第三节 再制造产业受益企业分析 381
第四节 国外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借鉴 382
一、OEM再制造商模式 382
二、独立再制造商模式 383
三、承包再制造商模式 383
四、联合再制造商模式 384
第五节 再制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84
一、战略综合规划 384
二、技术开发战略 385
三、业务组合战略 388
四、区域战略规划 391
五、产业战略规划 400
六、营销品牌战略 401
七、竞争战略规划 405
第六节 再制造行业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408
一、核心竞争力 408
二、战略思想 413
三、盈利模型 413
四、盈利因素 420
五、竞争力指标 423
第七节 中国再制造产业主要投资建议 424
一、产业投资方向建议 424
二、规避投资风险建议 424
图表目录
图表:再制造产品物流过程 8
图表:2020-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55
图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57
图表:智能制造工程 60
图表:工业强基工程 61
图表:绿色制造工程 64
图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67
图表:中国再制造产业相关专利技术分布领域(前十位)(单位:个) 89
图表:2020-202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 174
图表:2020-2025年我国机床产量统计 196
图表:2020-2025年我国机床产量数控化率 196
图表:2020-2025年我国船舶工业新接订单数量 213
图表:2020-2025年我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数量 213
图表:2020-2025年我国船舶工业船舶拆解量 213
图表: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二批) 225
图表:2020-2025年全国动车保有量 238
图表:2020-2025年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 239
图表: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 239
图表:2020-2025年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 240
图表:零件失效分类 240
图表:轨道车辆再制造工艺流程图 243
图表:车辆再制造与综合提升技术框架表 244
图表:车辆再制造方案设计体系结构 245
图表:车辆再制造工艺过程体系结构 245
图表:行业运行模式 253
图表:具体实施模式 254
图表:我国电器电子产品居民保有量(万台) 265
图表: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领域新发布和实施的国家标准 268
图表: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流程1 273
图表: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流程2 274
图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体系 280
图表:新发布的管理文件 281
图表:符合《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 289
图表:无锡柴油机厂销售网络 297
图表:2020-2025年徐工机械主营构成分析 313
图表:2020-2025年徐工机械盈利能力分析 313
图表:2020-2025年徐工机械运营能力分析 314
图表:2020-2025年徐工机械偿债能力分析 314
图表:2020-2025年徐工机械发展能力分析 314
图表:2020-2025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319
图表:2020-2025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20
图表:2020-2025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 320
图表:2020-2025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320
图表:2020-2025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321
图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销售网络 330
图表:2020-2025年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主营构成 335
图表:2020-2025年上海宝钢集团主营构成分析 339
图表:2020-2025年上海宝钢集团盈利能力分析 339
图表:2020-2025年上海宝钢集团运营能力分析 340
图表:2020-2025年上海宝钢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340
图表:2020-2025年上海宝钢集团发展能力分析 340
图表: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销售网络 351
图表:区域发展战略咨询流程图 397
图表:区域SWOT战略分析图 399
图表:产品金字塔模型 414
图表:多成分系统模型 415
图表:配电盘模型 416
图表:速度模型 417
图表:利润乘数模型 417
图表:行业标准模型 418
图表:品牌模型 419
图表:低成本企业设计模型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