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 运行数据 > 国内数据 > 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发展动力--2010年前三季度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下)

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发展动力--2010年前三季度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下)

来源:苏州市统计局 作者:吴蔚我要评论

2.政策推动效应减缓,在基数逐步抬高的情况下,主要指标增速放缓。

金融信贷投放减缓。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为抵御金融危机,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下滑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在经济逐步企稳转好,解决内在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央行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以防止市场流动性扩大。各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由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化管理逐步转变。与年初相比,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仅占去年同期的70%。政府投资明显放缓。前三季度,以政府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48.9亿元,同比下降0.8%,而去年同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达到53.7%。前三季度,全市国有经济投资仅增长7%,去年同期则高达55.5%。大宗消费驱动放慢。前三季度我市汽车类销售增长38.1%,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收窄7.1和1.7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7%,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收窄12.2和6.6个百分点。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经济逐步回暖企稳,指标基数逐渐放大,各项指标的上行压力加大。1~3季度,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等指标的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了1.8、1.2和10.7个百分点。

3.房产政策调控力度空前,后续影响将逐步显现。

继今年4月出台房地产新政“国十条”,9月底国家有关部委又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国五条”,通过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日趋显性化的投资、投机性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力度空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逐渐显现。1~3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32.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732.0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了30.7%和37.4%,市场成交量明显下降。

4.通胀预期有所增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由于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豆类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输入性和内生性通胀会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随着全国范围内高耗能产品产能的压缩,钢铁等相关产品价格出现上涨。9月全省钢材价格同比上涨17.1%,环比上涨3.5%。1~3季度,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6.2个百分点。一些行业由于市场产能过剩影响,行业竞争激烈,成本上涨无法及时传导到产品售价上,行业整体效益受到影响。今年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趋势,电价、水价等基础性、资源性物资价格改革的加快也会对企业生产成本和盈利空间形成压力。我市三季度的景气指数显示,企业的盈利(亏损)变化指数比上一季下降了12点。

5.节能降耗力度加大,一定程度影响工业生产。

今年我市加强了对冶金、石化、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管理,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加大了对“两高一低”企业和项目的调控,高耗能行业产出增速回落态势明显。1~3季度,钢铁、纺织、化工、造纸、建材电力热力等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9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增长13.0%,比8月份回落10.1个百分点。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特点,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减排举措会对工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占规模以上工业72.8%的重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轻工业的幅度已由一季度的15.7个百分点缩小到1~3季度的5.8百分点。

6.结构调整依然艰巨,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目前,我市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品牌企业和地标型企业规模还比较小。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15.2%,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电网物联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知识型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不强。苏州作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偏少,科技综合实力有待提升。在当前经济发展与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矛盾加剧的情况下,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三、全年经济运行走势及政策建议

今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会带来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和区域分工合作的新变化,内生需求前景广阔。2010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之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国内需求回升、工业生产提速、总体供需均衡,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经济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

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分析判断,我市四季度经济运行仍将保持目前稳中趋缓的态势,向好趋稳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

从先行指标看,劳动力需求、产品订货、企业融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等景气分类指数均保持在中度景气区间内。前三季度工业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5%,高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21.7个百分点。

从需求角度看,目前全市已连续7个月单月进出口总值稳定保持在220亿美元以上,9月份进口和出口双双是自2008年以来的单月最高点。前三季度进口商品中,与我市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制造业中间产品和基础原材料进口量、值增幅较高,进口商品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进口额增幅达160%,显示无论在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都将保持持续的动能。

从资金保障看,目前全市各级金融机构支持新兴产业、科技产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力度很大。信贷流向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科技企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主导产业技术升级;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节能减排等环保事业发展等等,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的资金保障作用继续增强。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仍要注意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把握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从微观经济看,加大研发投入、试制新产品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企业资金投入、运营成本、甚至市场风险;从宏观经济看,在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制约的“倒逼机制”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社会经济各项指标增速将有所放缓。“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就是要协调好调结构和保增长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把握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关系。目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迅速,预计全年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接近30%。从另一角度看,传统行业的比重仍接近70%。当前各地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新兴产业选择的趋同性预示未来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轻言放弃传统产业,在加快形成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优势再造,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生产制造业工艺的技术水平、加强传统产品的市场品牌建设,引导和推进传统产业在自我调整中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稳定规模、促进就业、夯实基础方面的重要作用。

3.把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关系。服务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层次提升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会对生产性服务会产生极大的需求。我市制造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近60%,因此在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结合起来,防止片面追求产业结构高度化而导致的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根据地区经济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寻求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4.把握内生发展和外向带动的关系。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内生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构筑现代市场经济的两大重要板块。

在外需格局已经改变、内需作用日益增强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苏州必须利用与世界经济融合度比较高的优势,根据国际经济的新格局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积极参与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利用,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要坚持以出口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价值增值向研发设计与自有品牌发展。优化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促进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共同发展,提高服务利用外资的水平,形成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在强化内生发展上,要形成促进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扩大内资引进的规模和质量,重点加强民生行业建设,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中心,以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供给、提高公共服务为手段,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内生经济与外向经济的共同支撑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苏州市统计局 吴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