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滚动新闻 > 广西:减地增地 城乡两利

广西:减地增地 城乡两利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我要评论

原标题:广西:减地增地 城乡两利

减地增地 城乡两利
——看用地增减挂钩如何破解“城镇缺地、农村缺钱”难题

城镇建设土地紧张,农村发展缺少资金,这是不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待解的难题。

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系统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城乡用地的“一增一减”,实现工农互惠、以城带乡,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了耕地面积,又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棋盘中实现城乡统筹。

岁末年初,记者走访柳州市柳江县、柳南区和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增减挂钩试点县区,探寻当地破解“城镇缺地、农村缺钱”难题的有效路径。

群众定图政府建房  村民住进联排小楼房

直的水泥道路延伸着,路两边是城里人都羡慕的联排小楼房,配上小庭院,大方气派,路旁别致的路灯上挂着抢眼的绣球……柳南区山湾村大变样了!

山湾村面貌如何“改天换地”,村支书谭庆旭心里最清楚。他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

2011年,柳南区开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柳州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出资作为项目业主,柳南区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双方以合作的形式实施该项目。项目所需资金由挂钩试点中的城镇建新区土地出让金解决。

增减挂钩项目区由拆旧区和建新区组成。拆旧区位于柳南区太阳村镇,涉及山湾、桐村等5个行政村,拆除废旧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75.77公顷,可复垦农用地64.45公顷,其中耕地61.23公顷。通过增减挂钩置换出用地指标,使位于柳州市区的建新区可新增建设用地36.57公顷。

“有了土地出让金的支持,山湾村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农户对项目实施的支持率高达95%。”谭庆旭说。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前,项目组多次到山湾村召开村民代表协调会,提供多种户型供村民选择。之后根据村民意见,对村庄规划和房型设计进行了9次调整修改并公示。项目组还充分考虑到山湾村95%以上村民是壮族,在房屋设计时保留了壮族元素,在路灯设计上突出壮族风格,还规划山湾壮族博物馆,最终确定了规划方案及农民集中建新区户型,并对集中居住区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该项目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总体设计已通过柳州市规划局审批,规划建设住宅248栋1303户。5个试点村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封顶49栋227户,竣工43栋214户。山湾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已有16栋90户交付村民使用。

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柳南区对项目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将旧自然村庄归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使得原先分散零碎、占地较大的农村建设用地局面有所改善,优化了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有效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整体搬迁复垦还田  农民种上肥田喜增收

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山多地少,废弃的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相当匮乏,复垦项目区面积小,地块零星,尽快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当务之急。2011年,该县选取良口乡良力屯、良口乡支打屯和老堡乡漾口村砖厂3个地块,作为第一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试点。

良力屯和支打屯地处山坡上,地灾频发,交通不便,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都尚未通达,群众出行、劳作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有些村民一辈子连乡镇的集镇都没有到过。2010年,两个屯人均纯收入仅800多元,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三江整合了国土部门的用地增减挂钩资金、发改部门的异地搬迁扶贫资金、扶贫部门的产业扶贫资金等,同时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将良力屯、支打屯整体搬迁到沿国道、江河附近地区。

两个屯搬迁到新村后,三江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契机,对废弃的村庄建设用地复垦为可耕种的农用地。对于复垦的农用地,根据地类的不同,引导农民利用扶贫产业资金发展茶叶油茶、种稻、养鱼等产业,使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目前,良力屯、支打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从800元增加到2800元以上。

老堡乡漾口村复垦点原为旧砖厂和废弃的木材加工厂,一直闲置多年。该县将场地内的破旧房及砖窑拆除,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不但对废弃土地进行复垦,还一并建设了村屯基础设施。项目组完成复垦项目交付农民使用后,农民发展稻谷、脐橙、茶叶、冬种油菜等产业,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该县增减挂钩试点项目2014年4月已通过县、市、自治区三级抽查验收。经复核测量统计,项目实际增加耕地2.56公顷,新增耕地率达72.59%。如今,复垦出来的农用地全部种植农作物,水田在春秋种植水稻、养鱼,冬季种植蔬菜,一年四季农用地都是绿油油的。

整治矿区新增用地  县域经济搬走“拦路虎”

柳江县紧邻柳州市区,随着该县新兴工业园入园企业增多和柳江新城建设加快,用地指标紧张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使该县找到了突破口。

该县穿山镇思荣锰矿区,是柳州市最大的锰矿区,总面积1323公顷。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开采,矿区基本废弃。矿区内因采矿留下许多深坑,落差最大的近70米,还有几十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泥浆塘,面积最大的近100亩,非法采洗矿行为频发。该县决定将矿区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将废弃的采矿用地整理复垦为农用地。

项目于2013年10月正式建设,2014年2月全部完成项目规划设计的工程建设内容,并于2014年9月通过市级竣工验收。项目可复垦耕地119.39公顷,其他农用地10.03公顷,保障了柳工挖掘机扩建项目、河表工业片区、新城区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落实。

“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后就可先行使用50%挂钩周转指标,项目验收后,可以申请使用余下的50%挂钩周转指标,总共获得129.42公顷建设用地指标,相当于全县近两年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为柳江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柳江县县长田雯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已成为广西国土资源系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介绍,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广西成为全国试点以来,国家累计下达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周转指标6266.67公顷。目前,广西正在实施的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23个,涵盖了全区14个市66个县(区),已下达4300.15公顷专项指标,意味着可置换出同等面积的用地指标用于试点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地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局面。(记者 覃宇扬)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搜索更多: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