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新闻 > 2020年区块链产业发展分析之产业篇

2020年区块链产业发展分析之产业篇

来源:百度智能云 我要评论

刚刚过去的2019年,区块链的热潮再次迸发,即便抛开其他副产物,回归本质单就其技术而言,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也足以让其成为科技圈最in的话题。

当时间迈进2020,区块链产业又将如何呢?其实2019年的一些信号已经明确预测了2020年区块链产业大势。在这里,我们从产业、技术、应用、行业四个维度,对新一年区块链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利好政策出台,各地争当风向标

2019年对于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拐点。2019年10月24日,国家政府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集体学习,尤其强调了“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技术被上升到国家高度。

事实上,在此次中央释放积极政策信号之前,国家多部委在2019年就已经出台多项文件。《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密码法》等,都是国家层面上对区块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支持性文件。

国家政策支持下,区块链产业在监管中在2019年逐渐走向正轨,各地区也纷纷争当风向标。2019年底《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市开发区加速区块链产业引领变革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出台。随后,重庆市经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区块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贵州、山东、江西等多省和直辖市发布了区块链指导意见。

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况在2020年将会更加普及,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更细、更有力度的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与专项扶持政策,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而在主流的影响下,社会舆论对于区块链的评价也将更多的集中在技术上,或将抵消前几年由“币市“带来的不良影响。

资本注入归于理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政策风险的降低与监管逐步规范,令资本投资回归理性,具体表现为2019年关于区块链产业的战略投资占比增长明显。据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及金额来看,国内2016至2019年间种子、天使轮融资金额逐渐下降,从2013年的占比超40%下降到2019年的不足15%,自2017年起C轮后融资占比增多。

此外,在产业基金的设立方面,政府牵头已有所作为。截至目前全国有9个省(市)政府根据自身条件推出区块链产业基金,总规模将近400亿元。其中,杭州、南京、河南发起的基金项目规模均达到100亿元。

资本涌入,推动中国区块链产业迅速成长。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从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区块链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

监管的规范化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条,都使得未来区块链领域的投资环境趋于好转。经历过2018年币市动荡带来的波动后,缓慢升温是市场在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景象,这也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投机不再,技术与应用的价值凸显,“区块链+“的概念将为更多产业带来发展变革的新契机。

头部科技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政策扶持,资本青睐。区块链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全新的上升阶段,一个新的创业热潮正在掀起。而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应用”才是关键词。在上市的215支区块链概念股中,所涉区块链业务以实体应用场景为主,占比高达56.3%。其次是金融应用场景,占比14.0%,以及基础技术设施&技术解决方案,占比13.5%。

除了区块链公司,头部科技公司对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综合了人才与技术优势的头部科技企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与行业落地经验,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以百度为例,除了在世界范围内都稳居第一阵营的专利数,成熟的落地应用让多个行业享受到了区块链带来的红利。

其中,百度天链致力于打造灵活可信的企业赋能平台,拥有丰富产品矩阵,包括BaaS平台BBE(灵活支持多种底层技术框架)、可信计算平台、可信数字身份平台、可信数字版权平台等四个产品。百度天链构建可信BaaS平台,可降低企业业务上链门槛,同时提供多种一站式的“区块链+ABC”可信解决方案,能助力各行各业建立新型的企业协作模式,已经在金融、政务、医疗、互联网等领域获得阶段性成果。

可以说,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技术创新正经历着一个明显加速的过程,无论是政策的引领、资本的青睐,还是新老科技企业的齐心发力,都将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走进2020,百度智能云也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继续前行,助力中国自主产权、自主创新的区块链技术在更多行业的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百度智能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订购流程联系我们常见问题典型客户人才招聘手机访问RSS订阅 京ICP备11020891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278号